安徽相继公布了推行全省零差率后的月报和季报数据,为政府信息公开和探寻有中国特色的实质化医改之路做出了表率,值得大大点个赞。与此同时,作为首个全省全面推行零差率的地区,也承担着为全国医改进行探索和总结提升的重任,深入、全面、专业化而系统地客观看待其成绩与不足,更有助于未来医改步伐走得更稳更流畅。
建议作如下完善和改进以及相应思考:
1.对医院数据进行分类汇总,按医院类别和就诊人次进行细化,进而细化到病种和疾病严重程度。除药费以外,对医药费用、检查费、诊察费、手术费、护理费和治疗费收入提供总费用和人均费用的完整对照数据,便于直观而准确地评价和判断各类医院趋势变化,及时调控,避免使用“增速下降”、“增速回落”这样不知其实际是增还是减的模糊词。
2.数据务必真实、准确、系统、翔实、完整,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调整。尽可能用清晰直观的报表形式,提供前后完整的对照数据,仅以同比下降费用数字看不出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更无法判断数据的合理性。所传递的信息和信号也会截然不同,例如百家城市公立医院总收入、医疗收入、有效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耗材收入)分别为90.8亿元、84.5亿元和41.5亿元,同比上升6.5%、5.8%和7.6%。门急诊、出院人数分别为982.8万和62万人次,同比增速下降9.7%和9.6%。如果就诊人群下降近10%,各项医疗收入在上升,说明人均医疗费用仍在上涨。
再如,门急诊、住院次均药费分别为109.9元和3230.6元,同比下降5.9元和513.1元,如果就诊人数下降10%,完全取消15%的医药加成,药费降幅为5%和14%,从另一角度说明用药量实际在上升。17所省属医院门急诊、住院次均药费同比分别下降8.2元和1024.4元,人次同比增速分别下降10.2%和5.7%,次均费用门急诊环比下降3.1元,住院费用同比、环比分别下降319.7元和617.7元,只有相对数据,缺乏对照数据,无法看出降低前后数据是高是低,是否合理,但同样说明用药量和其他医疗费用支出均在上涨。
就诊人群下降,检验收费标准下调10%~20%,百家医院大型检查收入占比同比下降0.2%则说明人均检验费用和/或受检人群有所上升。就诊时间17家省属医院门急诊医生医师平均接诊时间同比增加1.6分钟也很难说彻底摆脱了过去三言两语式的就诊体验。
此外,数据只有连贯、完整来看才有意义,看到数据所代表的实质内容和信号,有效进行过程控制,及时调整和扭转。不能像房价公告,房价月月大踏步猛涨时却轻描淡写、避重就轻,公众只能看到每月貌似一个小跳步的环比数据,而忽略了其快速累积的累加效应,导致房价在一线城市轻易突破了20%的同比增长率,刹不住车。
其他地区医改数据同样存在上述问题,如北京市属医院今年上半年人均住院费已达20274元,一般性患者住院费用已达到以往相对重症患者的费用,并非是一个轻松的数据,需要预警而非欣喜。2011年北京市公立医院人均住院费用则为16512元;今年上半年门诊人均费用442元,而2011年则为349元。如果仅以药占比等模糊数据一带而过,未能公布完整而系统的翔实数据并进行专业化梳理,医疗费用的真面目总是难以浮出水面,调控就难以真正治理到位。取消加成后医疗费用究竟是有效降低还是涨得更快同样需要客观评价。
3.医疗机构费用收支也需列明并审计,尤其是二次议价地区。其资金流向,对民众医药费用支出实际改善效果需要明示和追踪。以县级医院为例,取消15%的医药加成,政府补偿1/4,剩余3/4由诊疗费等各项医疗费用提高进行代偿,而阜阳、蚌埠等地动辄20%~30%起步的二次议价巨额返利幅度已远远超过医药加成,当地各项医疗费用标准还有无上调依据?有无理由再从国家拿补助?医疗机构是否应由医药企业集体朝贡和供养着,缺什么就从医药行业和企业那儿伸手拿,又如何能不导致药价问题羊毛出在羊身上,较终只能是患者、医药企业和国家集体买单?
4.医保和新农合支出和结余情况、大病统筹支出情况等均应列明。
5.上半年大输液使用量下降29.7%,安徽率先推行按世界卫生组织安全用药顺序科学治疗卓有成效。国家对妇、儿、急救等产品直接挂网,对肌注类产品是否也可考虑允许直接挂网或备案采购等鼓励扶持性政策,借以推动安全用药的回归和普及?
6.危重病症抢救成功率、主要病种分布和治疗费用、治疗时间分析、用药量对比和类别分析、医疗机构服务满意度评价、医疗事故率、医患纠纷率、人员结构、医师资历和收入变化等情况也需系统体现和评估。
信息公开既彰显了政府反腐倡廉、为民众做实事的决心,确保民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更是为了科学发展、有效提高,群策群力,稳健实施。
时间所限,仅以新闻通稿数据简单做个抛砖引玉,医改不仅只是数百万医生的医改,更是13亿人民的医改。用好现代经营管理之力,条分缕析,对症下药,才能真正药到病除。医改同样需要专业化、实质化、清晰化进行。
文章部分文字、图片、数据、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