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7日,四川省中医管理局公布了2020年度中医药专项课题立项名单,全省共403项课题予以立项,成都风湿医院申报的课题《中医微创经筋刀治疗原发性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经过审核,成功立项。
图片截取自"四川中医药管理局”官网
骨关节炎治疗现状
骨关节炎是全球第四大致残性疾病,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酸胀、骨摩擦音、僵直畸形和功能障碍,不仅严重妨碍了患者生活,还对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据《以患者为中心—骨关节健康管理洞察新解》研究报告披露,高达94%的患者认为关节疼痛是严重或中度健康问题,50%的骨关节炎患者表示自己长期处于“极度焦虑”的心理状态,25%的骨关节炎患者时常感到“挫折感”。
骨关节炎治疗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关节镜手术、截骨手术、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及非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对于治疗方式的选择,多数中重度患者拖延到病情较重时才开始寻找干预措施,且优先考虑运动、按摩等基础性治疗,对药物、手术等治疗方式认知度还不高,且患者在治疗选择方面仍然有限。因此,探索安全、有效、价廉、易于推广的治疗方法,对于骨关节炎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中医微创经筋刀治疗骨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经筋刀疗法基于中医理论基础,属于中医传统疗法,广泛应用于骨科类疾病。本课题立足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指南,创新性地将经筋刀运用于骨关节炎,观察经筋刀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安全性、有效性等;观察经筋刀在传统西药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后骨关节炎患者的恢复情况及疾病复发率等。本课题将经筋刀运用于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为患者及医生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成都风湿医院医生为患者实施经筋刀治疗
经筋刀疗法是一种中医微创疗法,是在中医理论基础上,利用现代医学技术改良古代“九针十二原”中“九针”,将其制作成为各类圆钝形剥离针具及相适应的皮肤切割刀具,能够减少治疗过程中对关节囊、血管、神经等组织的损伤。经筋刀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黄帝内经》的经筋理论,《灵枢》中主张经筋“主束骨而利关节”,《刺节真邪论》中有“横络解结”的治疗原则,提出“解结”可疏通因经络气血不通导致的局部条索、痛点、筋结,即“横络”,以达到治疗目的。在此基础上改良形成的经筋刀可疏通局部气血瘀滞,松解黏连,达到解痉镇痛的治疗作用。现代医学认为“经筋”类似于肌肉、筋膜、韧带等组织,经筋刀可松解局部组织机械压迫,减轻局部缺血、水肿,消除炎症,降低神经痛觉敏感性等作用。
区别于外科手术治疗,经筋刀的创伤面较小,临床诊断明确的疼痛部位后,经筋刀可准确定位治疗点,进行局部微创治疗,操作过程中根据疼痛部位大小调整操作幅度,配合关刺、恢刺、短刺、摩骨等手法,进行组织剥离等。治疗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配合进行适度的康复训练、中医针灸、手法点按等,术后的功能康复训练有助于骨关节炎周围软组织功能恢复,降低复发率,延长术后疗效,改善关节慢性疼痛及功能障碍。由此可见,经筋刀可缓解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创面小、治疗精确高效、治疗费用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图片截取自"四川中医药管理局”官网(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2020年度中医药科研专项课题公示附件)
本课题创新之处
1、治疗方法的创新
本课题所采用的中医微创经筋刀疗法,是在中医理论基础上,利用现代医学技术改良古代古代“九针十二原”中“九针”,术后配合适度的康复训练,能够降低复发率,延长术后疗效。
2、中医微创技术应用的创新
中医微创技术力求以更小的解剖和生理干预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以较低的生物和社会负担获得更好的健康保障,经筋刀的创伤面较小,可准确定位治疗点,安全可靠,患者易于接受,为中医微创技术的应用提供新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为骨关节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中医微创技术提供新的操作技术,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的覆盖面,促进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发展。
2、本课题基于经筋刀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安全性、有效性,将骨关节炎的复发率作为观察指标,评价经筋刀治疗骨关节炎后患者的随访频率及疾病相关经济支出等。
3、本课题将建立经筋刀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数据库,为进一步临床或基础研究提供临床数据支持,为骨关节炎患者及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方式选择。
文章部分文字、图片、数据、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