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成都较早推广循证医学,创造了成都经验。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成都企业把循证医学研究成果进行转化,在移动互联网医疗领域再次取得重大突破。5日,记者从成都循证医学技术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完成的国家十二五863课题成果转化项目之一的“循证医学基层医生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已经在成都、浙江等地试点成功,该系统将为中国广大基层医生插上e时代翅膀,提供智能、精准和快捷的诊疗服务,提高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减少误诊误治。
2014年,全国医疗机构门诊量达到了76.02亿人次,入院人数达到了2.04亿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是43.64亿人次,所占比重57.4%,入院人数4074万人,所占比重20%……这是近日在成都召开的全国第四届基层卫生大会上较新公布的一组数据。
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周军在会上指出,随着“分级诊疗”的全面推进,基层医疗机构要能“接得住、愿意接”,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未来必须能应对不断增加的医疗需求,必须具备常见病、多发病基本诊疗能力和工作积极性,这些是实施“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重中之重。
然而,长期来看,作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底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面临着医疗专业人员短缺,硬件设备落后,医保政策限制,患者信任度低等诸多尴尬。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和服务质量很不乐观,造成目前群众头疼脑热的小毛病都习惯去二三级医疗机构就诊。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无人问津的现状使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都是医疗卫生服务急需解决的痛点。
今年6月出台的《成都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也指出,到2017年,成都社区医疗服务机构诊疗量占全市医疗服务机构总诊疗量的50%以上,初步建立分级诊疗制。因此,提高基层社区医疗能力建设,改变群众就医习惯势在必行。
周军认为,要让基层“接得住”,首先需要通过医联体、医疗集团、对口支援、委托经营管理等方式,以及多种信息化手段提升基层诊疗能力。其次是培养全科医生,向患者提供人性化和无缝式服务。在此期间,完善诊疗方案、转诊流程,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努力实行标准化的服务。
成都市卫计委主任罗乐宣在会上表示,为提升基础社区服务能力,除了完善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和实行分级收费、分级补助制度外,成都正在积极探索新型的移动互联网模式,创新慢性病病人长期用药和个体化用药供应保障机制,让市民在基层医疗机构看病取药更加方便,还率先提出建设“全科医生APP”等应用帮助全科医生更好地服务社康居民。
科研转化产品提升社区医疗能力
然而,在探索用移动互联网模式规范基层服务,提升基层医疗人员的业务水平上,成都已有64家社康中心试点启动了“循证医学基层医生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该系统是国家十二五863计划“医学知识库与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研发”课题的产业化成果,是由李成继医生带领的成都循证医学技术有限公司团队完成,该团队由一批富有开发经验和创新意识的计算机技术精英及医院临床实践、医疗卫生行业管理经验丰富人才组成,承担国家863课题的技术产品研发及其产业化任务。
循证医学是遵循证据的医学实践过程,而依据循证医学制定出来的临床标准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成都循证医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广东省循证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李成继介绍,根据循证医学,可以制定出一个病种的发病症状、该用什么技术治疗,用什么药,花多少钱,即所谓的“适宜技术”。有了这张“路线图”,医生在一般情况下都必须按照程序进行,而患者也清楚自己的病情,而且还可以根据“路线图”自行选择采用什么技术治疗,使用什么档次的药物,从而避免被乱开处方、乱做检查。
而该系统就是循证医学知识库产业化的成果,依据疾病的循证医学“路线图”,为基层医生提供临床诊疗决策支持。该系统共有8个功能模块,包括医疗导航模块、合理用药检测模块、双向转诊模块、常见病用药指南模块、常用药物用药查询模块、统计分析模块、药品管理模块和常见病规范诊疗模块等。
其核心作用是辅助提高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防误诊、漏诊,引导和培训基层医生按循证医学国际国家疾病诊疗规范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特别为基层、偏远地区医院和医生提高诊疗技能、实现全科医学初步诊疗提供帮助。
“这套系统能帮助基层医生实现合理用药、双向转诊、精准治疗,规范诊疗流程,可以提高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和诊疗效率,减少误诊误治。”成都平湖区白泥坑社康中心主任李继勇说,系统设计遵循医学诊断思维,每一步都有规范的诊疗路径做支持,社区的年轻医生经常拿这套系统作为诊疗学习系统。
据悉,该互联网医疗系统在内蒙古自治区、浙江等地也取得试点成功,还将在成都进行推广应用。该公司还将推出移动端产品,能有效延伸基层医生的服务范围,提供部分远程服务,“该系统将为中国广大基层医生插上e时代翅膀,提供智能、精准和快捷的诊疗服务。”李成继说。
此外,还根据循证医学理论研发了针对个人用户的导药问诊APP,借助移动互联网还可以为社会大众个人判断“看什么病、挂什么号”,提供智能导诊和自我寻医问药支持服务。
文章部分文字、图片、数据、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