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对称性多关节肿痛,具有极高的致残率。
据《2016年四川类风湿关节炎健康白皮书》对全川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调查发现,广大民众对于类风湿的认知度普遍偏低,而诊断延误、误诊、治疗不当等现象十分普遍,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导致类风湿的高致残率。
另据我院临床诊疗数据显示,48%的类风湿患者就诊时,双手X线片已经出现RA改变,达到Ⅱ期及以上改变的有52.3%;68%以上的类风湿患者为活动期RA(ESR或CRP升高)。这些数据表明,四川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就诊时,大部分患者病程已经达到RA中、晚期,且处于活动期,使得RA患者失去了较佳治疗时机,导致关节畸形,走向残疾。
另外《2016年四川类风湿关节炎健康白皮书》也提到,只要做到早期发现,及时规范诊疗,类风湿患者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我院类风湿诊疗医生陈建春主任指出,目前类风湿防治的重点是早期诊断、规范治疗、提高生活质量。然而生活中更多的类风湿患者都走进了治疗的误区,没有意识到规范治疗的重要性,那么都有哪些治疗误区呢?你是不是也已经“误入歧途”了呢?
误区一:自选类风湿药
由于类风湿是慢性病,不少患者久病成医,经常自己选购药物,或者是托亲朋好友从国外带来所谓的特效药。确实,患者在服药的早期感觉非常止痛,但这些药物不可能真正缓解病情,长期使用关节照样严重变形,且可能带来胃肠损害、骨质疏松、感染、糖尿病等不良反应。
误区二:有病乱投医
得了类风湿的病人往往很焦急。一方面是因为全身关节的肿痛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是担心关节变形残废,而到处寻找根治的“名医、秘方”。几年下来,不但看病吃药花了不少冤枉钱,而且更大的危害是耽误了治疗的时机,关节较终还是破坏和变形了。
误区三:错误认识药物副作用
其实,“凡药三分毒”。无论是西药还是中药,都会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不要片面追求完全没有副作用的治疗,因为许多“万金油”式的药物,根本起不了治疗作用。当然,有经验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尽量选择治疗效果好,又无明显不良反应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并严密监测不良反应指标,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误区四:关节不痛了就自己停药
有的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发觉症状减轻了,就自己停药,不再治疗。其实,临床症状改善与病情完全缓解并不等同,不痛可能只是表面现象,随意停用缓解病情的药物,病变就会继续向前发展。
陈建春主任说,这些类风湿诊疗误区不仅会使患者手脚的功能逐渐丧失、体重因激素不断增加,甚至还有可能会损害肝肾功能。因此由陈建春主任看来,“规范诊疗很重要”。
(图:陈建春主任往期受访其他栏目采访解说类风湿影像截图)
那么类风湿如何规范治疗呢?怎么避免治疗误区呢?生活中还有哪些诊疗误区要注意呢?带着这些疑问,关注2016年12月21日(本周三)18点25分四川电视台经济频道《经视新闻》生活360栏目,陈建春主任围绕《2016年四川类风湿关节炎健康白皮书》展开讲述:“只要做到早期发现,规范诊疗,类风湿患者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敬请期待!
文章部分文字、图片、数据、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