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夜跑已成为一种流行的健身方式,这种不受时间、场地限制的运动方式越来越受到市民青睐。然而,近日宝鸡一女教师夜跑失踪6日后被发现遇难,夜跑的安全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专业人士建议,女性夜跑一定要选择安全、熟悉的路线,且时间不宜过晚。同时,夜跑也并非人人适宜,因科学健身。
夜跑族有的为减压 有的为减肥
“换上运动装,穿好跑鞋,一路沿着江边小跑,脚步轻盈,心情倍儿爽。”这是夜跑族小陶每天晚上的生活状态。从去年开始,只要不是下雨天或临时有事,小陶都会在晚饭后到江边公园里跑上5公里。“锻炼身体,给自己减减压。”小陶说,夜跑能让自己减轻工作中的压力。
去年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小张加入夜跑的原因是为了减肥。在之前的节食、健身房锻炼等方式均失败后,小张加入到夜跑一族,为了让夜跑不单调,小张会一边听歌一边跑步,等手机里的歌曲循环了一遍后,跑步的里程也就差不多了。如今几个月下来,还真是瘦了好几斤,离她自己设定的减肥目标也越来越近。小张说,“锻炼时间长了,能一鼓作气跑完好几公里。很多人较初夜跑的目的是减肥瘦身,到后来就变成了兴趣爱好,不跑反而不自在了,其实只要坚持下去,效果肯定是有的。”
除了独自夜跑的,不少人选择结伴夜跑。因为对于一些刚开始锻炼的人来说,坚持跑一圈都困难,有的干脆半走半跑,达不到效果。结伴跑步的话,能让人坚持跑更长的距离。每晚7时许,江边就会聚集一些跑友了,到8时、9时跑步人数是较多的,有的三三两两,有的成群结队……直到10时许,跑步的人群才会渐渐散去。
老年人、特殊疾病人群不适宜夜跑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晨跑是一种较常见的锻炼方式。那么,和晨跑相比,夜跑的好处究竟在哪儿?对人体而言,经过一天的工作,体能逐步适应释放,在夜间跑步身体更容易适应运动节奏。此外,经过一天的植物光合作用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比白天时更高,大气环境也更适合跑步。
不过,夜跑虽好,也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健身医生认为,老年人较好不要选择在入睡前跑步。身体健康状况不好,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人,夜跑也需谨慎,较好在医生的建议指导下进行锻炼。
作为夜跑族,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比如,夜跑较好一周跑三至四次,跑步的强度不宜太激烈,整个过程控制在1小时以内,以免身体过于疲惫或亢奋,反而不易入睡。同时,要把握好夜跑的时间,不宜过晚,留出洗澡、补充水分或喝一杯牛奶的时间,之后休息一段时间才可入睡。
除了把握跑步的时间,选择合适的装备也很重要。资深夜跑者李素珍称:“目前我们的专业跑道数量还较少,一般的跑步爱好者都是在水泥路面上跑。所以,一双好的跑鞋十分重要。”跑步会让膝关节承受较大压力,如果跑鞋的减震不好,长期会造成膝损伤。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穿戴有反光材料服装
“我已经被绊倒好几次了,腿都磕破了,青一块紫一块的。”赵女士谈及夜跑遭遇时说,因为工作压力大,为了强身健体,自己开始热衷夜跑,但小区附近有段路地砖松动翘起,特别容易把人绊倒,而夜晚灯光昏暗,因此当了几回“受害者”。
大多数夜跑者都喜欢比较安静、树木较多的马路旁、公园或沿河线路跑步,但这类马路的灯光可能会比较暗。另外由于路面的原因,夜跑者一般会在非机动车道(而非人行道)上跑步,会有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
除此之外,部分夜跑爱好者都喜欢听着音乐跑步,殊不知戴耳机会使夜跑的危险系数增加,一方面由于耳机使夜跑者屏蔽了很多外部声音,不容易觉察出机动车临近;另一方面音乐吸引人的时候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往往遇危险时来不及作出反应。
对此,资深夜跑爱好者吴女士建议,安全第一,跑步第二,夜间户外锻炼,人数越多越好,互相之间能有个照应;夜跑者尤其是女性夜跑者,一定要选择安全、熟悉的路线,不要选择人迹罕至、缺少照明的路线,且时间不宜过晚;尽量穿戴有反光材料的运动服,或者穿一些颜色鲜艳、荧光材质的跑鞋、衣物,这样可以让途经的汽车、电瓶车等在较暗的情况下注意到跑步者的存在,避免事故发生。
文章部分文字、图片、数据、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